為規范各類會議的有序組織和管理,確保會議召開的質量和效率,使工作溝通更加順暢,結合基金會實際,特制定本辦法:
一、會議組織
1.凡是會議,必有準備:永遠不開沒有準備的會議,在會議前,必須把會議材料提前發給與會入員,與會人員要提前看材料并做好準備,不能進了會議室才開始思考。沒有準備好的會議必須取消。
2.凡是會議,必有主題:開會必須要有明確的會議目的,為會議準備的資料,必須顯示會議主題。會議的主題,要事先通知與會人員。
3.凡是會議,必有紀律:主持人在會議前要宣布會議紀律,對遲到早退人員和開小會私下討論的行為要提出批評。對在會上脾氣惡劣和攻擊他人行為進行嚴肅批評,會后要進行談話。
4.凡是會議,必有議程:在會議之前要有明確清楚的會議議程,會議組織人員要在下發會議通知時告知各參加會議的人員,使他們能了解會議的目的、時間和內容,使他們能有充分的時間準備相關的資料。
5.凡是會議,必有結果,開會的目的就是解決問題,會議如果沒有達成結果,將是對時間的浪費。所以,每個人都要積極的參與到會議議程中來,會議主持人設置時間提醒,會議中有權利打斷那些偏離會議主題的冗長發言。會議的決議要形成記錄,必要的要形成會議紀要。沒有確認的結論,可以另外再討論,達成決議并確認的結論,馬上進入執行程序。
6.凡是開會,必須守時:設定時間,準時開始,準時結束。
7.凡是開會,必有記錄:要有準確完整的會議記錄,每次會議要形成決議,會議的各項決議必須有具體執行人員及完成期限,如此項決議的完成需要多方資源,必須在決議記錄中明確說明,避免會后互相推諉,影響決議的完成。
8.凡是散會,必有追蹤:建立會議事后追蹤程序,會議每項決議都要有跟蹤、督導檢查,如有意外可及時發現適時調整,確保各項會議決議都能完成。
二、會議分類
9.理事會會議
10.理事長辦公會議
11.黨支部會議
12.秘書處(擴大)會議
13.例會會議
理事會會議、理事長辦公會議、秘書處(擴大)會議、由綜合部負責,主要職責:
(1)會議的通知、會議資料的收集、整理及根據要求發放給所有參會人員、會場安排;
(2)做好會議記錄,控制會議進程;
(3)整理會議紀要、監督并跟蹤會議決定事項的執行情況;
(4)會議所有準備及跟蹤情況向秘書長直接匯報;
參會人員:基金會負責人、理事、基金會全體工作人員(由于出差或是其他原因不能參會,應提前向基金會請假,會后需認真學習會議內容,有意見和建議及時與主持人反饋溝通)。
三、會議要求
14.會議組織者應提前30分鐘將會場布置到位,收集所有會議材料,做好會前準備。
15.所有參會人員應嚴格按照會議通知時間準時到達會場,不得無故缺席,并認真做好會議記錄,確因有事不能到會的,應提前至少2小時向會領導請假批準。
16.與會人員應嚴格按照會議內容撰寫發言提綱,匯報時應簡明扼要,思路清晰;
17.會場應保持安靜,認真聽會,手機必須處于振動、靜音或關機狀態,確實需要,必須到會場外撥打、接聽電話。
18.會上允許持有不同觀點和保留意見,但一旦在會上形成決議,無論個人同意與否都應該認真貫徹執行。
19.會議記錄人員應在會議當天整理形成會議紀要,由參會人員簽字確認后上報領導審核,印制發送各與會人員及涉會人員。
20.所有參會人員務必著裝樸素大方,黨員需佩戴黨徽。
四、會議跟蹤
21.對于會議上分配的工作,由秘書處及時跟進督促,嚴格按照會議精神督查工作進展及執行情況.
22.跟進結果要嚴格按照會議決議中時間節點執行,執行結果及時反饋給基金會秘書處。
五、會議紀律
23.遲到、無故不參加會議、會議期間隨意進出和無故離會者,會議主持人要提醒,有令不止者,會后進行約談,并取消全年評選優秀資格。
24.會議期間手機沒有按要求開靜音或振動者,會議主持人要提醒;
25.沒有按規定時間完成工作、不落實或落實不力者,取消其部室及個人評選優秀資格,并約談有關部室負責人,通報批評;
26.會議沒準備資料或應付了事者,主持人要提出批評,下次會議仍然令行不止者,要進行約談并通報批評。